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 >  正文

每周推荐

书院文境(五)

发布时间:2025-04-04      浏览量:

《礼记·学记》讲:“玉不琢,不成器,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其实,书院就是一个玉器加工厂,当然,其来料不是矿石,而是人,成品也不是玉器,而是人才。

广州玉岩书院文昌宫

应该承认,书院接受的并不是一些只具有一种生物学意义的人,而是大多经过多年的学习,通过比较严格的考试而被录取的、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的人。但是,即使如此,从书院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,这些生徒,在进入书院前,其实只是一些毛坯的人、缺乏深层的教育打磨的人,或者干脆说,是对自然的观念、社会的观念、未来的观念,乃至于人自身和生命、灵魂、生活的目的与意义等的观念,都处于比较蒙昧阶段的人,就像矿石一样,离玉还有很大的距离。书院要做的,首先是使这些矿石变成璞玉,然后再把它们加工成真正的玉器。作为理学的大本营的书院,虽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,但是,通过书院严格的训练和学习,到这些生徒将毕业时,他们已经达到“明义理,修其身”,知书达理、善言能文的水准。大而言之,这中间的人,已经可以为国赴难,为君分忧;小而言之,也可以采取课徒讲学或别种形式,为地方的教育、文化和经济做出贡献。

广州玉岩书院,原名“萝坑精舍”,是南宋时期当地文人钟玉岩少时读书及晚年讲学之所,元朝经其后人拓建,改名为玉岩书院

一般地说,书院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。书院的任务,是在提高生徒的智力水平的同时,提高生徒的道德水准。也就是说,把学识传授和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。简言之,书院的宏观目标,是一增一减:所谓增,就是朱熹在《白鹿洞书院揭示》中所说的“博学之。审问之。谨思之。明辨之。笃行之”。通过学思问辨,以增长知识(存天理);通过“惩忿窒欲,迁善改过”,以减灭恶欲(去人欲)。因为知识的增加,会同时增加生徒的道德感和判断力,知道应该做什么和应该不做什么,这样才能真正使知识化为行动。在这种素质教育中,大多数书院最反感的就是功利主义。明高贲亨在白鹿洞书院《洞学十戒》中明确规定的十种应该忌避的行为,第一条就是反对功利主义。高贲亨认为,生徒的功利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形式,就是“只以工文词、博记诵”为目的,这是一种恶劣的“立志卑下”的表现,应该坚决杜绝。无独有偶,汪可受在《白鹭洲书院馆例》(1592)中也明确提出,“本府所望诸生,不独以文章取科第而已,愿以行己有耻为士人第一义”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养廉守耻的道德主义,在书院教育中,比起论诗作文,甚至科举及第,更为重要。

玉岩殿为供奉先人之处,“忠、孝、廉、节”四字为朱熹所书

书院反对生徒立志卑下,当然就要促使生徒志存高远。而要志存高远,就需要使生徒具有独特的气质。首先,是大气。眼里要有天下国家,胸中要有修齐治平,经世致用,大气磅礴,有一种深刻而宏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甬上证人书院楹联“倜傥指挥天下事,风骚驱使古人书”,宣扬的就是一种潇洒的大气;东林书院的那副有名的对联“风声雨声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,标榜的则是一种具有忧患意识的大气。其次,是骨气和胆气、豪气和锐气。书院绝不培养唯唯诺诺的奴才,它推崇的是那种富贵不能淫、威武不能屈、贫贱不能移的刚直精神,它弘扬的精神,是正气凛然、铁骨铮铮。邵锐在《白鹿洞书院禁约》第一条中特别强调的就是这个问题。他说,书院的目的,是以“论道讲学为心,以培养士气为志”,因此,但凡上司来院视察,洞中师生在迎送时,“毋得辄自屈膝,以负上司期待作养之意”。邵锐在这里提出的问题看似琐屑,其实非常重要。古人所说的男儿膝下有黄金,其实不是简单地涉及到一个脸面问题,而是一个关系到人的意志、品质和节操的问题。一个人的学问再大,知识再渊博,倘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全而独立的人格,他绝不可能干出一番有利于大众、有利于民族的事业。因为,这样的人,连起码的自尊和骨气都没有,怎么可能指望他有社会的担当?反之,一个有着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理想的人,如果他具备了应有的骨气和胆气,只要有机会,他就一定能够为大众、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。值得注意的是,邵锐不仅在《白鹿洞书院禁约》中教导生徒要立凌云之志,养浩然之气,他自己也以身示范,凭借一介书生的胆气和豪气,公开和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叫板。他在《禁约》中明确提出,鉴于过去江西布政司经常损坏从本洞所借之书,现在规定,“今后江西科场书籍,布政司自备,该府毋得辄取鹿洞书籍送用,以至遗失”。这段文字,真的是掷地有声,足可以裂云穿石。有其师必有其徒。有这样刚烈正派的老师,何愁培养不出堂堂正正的学生?第三,是仁义,要有仁爱之心,要有奉献精神,要有克己宽人之量。朱熹在《白鹿洞书院揭示》中,就要求生徒“正其义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。总而言之,在义与利之间,要尽可能淡化利,而强化义。仁和义是普遍的道德利益,把普遍的利益、把大众的利益置于小我的利益之上,就是仁,就是义。有仁有义,就是真正的君子,也是书院推崇的理想人格中一项重要内容。

玉岩书院余庆楼二楼玉岩殿